很多散户总觉得“赚不到大钱是因为没追上热点”,每天在几十只票里追涨杀跌,就算偶尔抓到涨停,也因为仓位轻、拿不住主力配资炒股,最后赚不到多少。
但我在机构待了十几年,见过从几万做到九位数的牛散,没有一个是靠追热点的——他们的核心方法就一个:死磕2-3只票,等一波猛跌后重仓进场,拿住翻倍甚至几倍的收益。
今天把这套“少而精”的赚钱逻辑讲透,尤其是刚入市的新手,看懂了能少走3-5年弯路。建议先点赞收藏,下次忍不住想追热点时,翻出来看看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主力配资炒股
追热点赚不到大钱,不是你手慢,是仓位不敢放追热点的散户,大多有个通病:“敢追不敢重仓”。
比如某热点板块涨起来,你用10%的仓位追进去,就算连抓3个涨停,赚的钱也只够覆盖一次失误的亏损;
可如果用50%的仓位追,又怕“追高被套”,毕竟热点来得快、去得也快,一旦退潮,跌起来比涨起来还猛。
去年AI概念火爆时,有个朋友天天追AI票,一个月抓了4个涨停,可因为每次仓位都不敢超过15%,最后算下来,本金只涨了8%;
反而另一个朋友,只盯着2只AI龙头股,等板块回调30%后,用60%的仓位进场,拿了3个月,赚了120%。
不是追热点不行,而是散户的资金量和判断力,根本撑不起“靠热点赚大钱”——你不知道热点能持续多久,不知道哪只票是真龙头,只能靠“猜”和“赌”,自然不敢重仓,赚的钱也就有限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死磕2-3只票,先研究透,再等机会牛散赚大钱的关键,不是“选得多”,而是“研究透”。
他们会花一周甚至一个月,把2-3只票的“底裤”都摸清楚:
- 赛道够不够长远:比如选新能源票,会看行业未来5年的需求(是不是政策支持、有没有技术瓶颈);选消费票,会看产品是不是刚需、有没有护城河(比如独家配方、强品牌力)。
- 业绩会不会增长:不会只看“营收涨了多少”,还会看毛利率、净利润率有没有提升,现金流是不是健康——毕竟股价长期看,还是跟着业绩走的。
- 主力有没有大格局:会看筹码集中度(是不是越来越集中,说明主力在吸货)、龙虎榜(有没有机构持续买入,而不是游资快进快出)。
就像我之前跟踪的一只光伏票,花了一个月研究:赛道上,光伏是“双碳”政策重点支持的,未来需求明确;业绩上,公司毛利率30%,净利润连续3年增长20%以上;
主力上,筹码集中度从15%升到30%,机构持仓越来越多。
后来等它因为大盘调整,从20块跌到15块,我果断用50%的仓位进场,拿了半年,涨到32块,赚了113%。
研究透的票,就像你熟悉的朋友,它跌了你知道是“正常调整”,不会慌;它涨了你知道“还没到目标价”,不会轻易卖——这才是能重仓、能拿住的底气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等一波猛跌,快速推仓位,拿住大收益死磕票的核心动作,不是“一买就涨”,而是“等跌了再买”。
A股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票,就算是优质龙头,也会因为大盘调整、板块轮动,出现一波猛跌——这就是“送钱的机会”。
牛散们都懂:猛跌不是风险,是加仓的机会。
比如某票正常估值是20倍,因为猛跌,估值跌到15倍,这时候进场,安全边际高,涨回去的概率大;而且猛跌后,散户都慌着卖,主力更容易吸到筹码,后续拉涨的力度也会更大。
但要注意:“猛跌”不是“阴跌”。猛跌是“短期快速下跌30%左右”,比如某票从30块跌到21块,跌得快、跌得狠,但基本面没坏;
而阴跌是“每天跌一点,跌了没完没了”,比如从30块跌到21块用了3个月,还在继续跌,这种可能是基本面出了问题,不能碰。
等猛跌后推仓位,也不是“一次性满仓”,而是“分2-3次加仓”:比如第一次跌到目标价,加30%仓位;如果再跌5%,再加20%仓位,把总仓位提到50%-60%——这样既不会因为“没跌到位”而套牢,也不会因为“涨上去了”而踏空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新手想少走弯路,就记住“少打野,敢死磕”刚入市的新手,最容易犯的错就是“打野”——看这只票涨了想买,看那只票热了想追,结果手里握了十几只票,每只都不熟,最后涨的没赚到,跌的亏了不少。
其实新手不用这么折腾,就从3只票开始:选1只消费(刚需、稳定)、1只科技(成长、有前景)、1只新能源(政策支持、赛道长),花时间研究透,然后等它们猛跌的时候进场,拿住1-2年——就算赚不到几倍,也能跑赢大部分追热点的散户。
最后提醒:挣大钱,从来不是“靠运气追上多少票”,而是“靠能力死磕对几只票”。
少打野,把精力花在研究上;敢死磕,把仓位放在机会上——这才是在A股长期赚钱的核心逻辑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